close
回顧前此現代小說的創作環境,我們還真找不出一個時期,能容許如此眾聲喧嘩的場面。政治依然是多數小說家念之寫之的對象,但「感時憂國」以外,性別、情色、族群、生態等議題,無不引發種種筆下交鋒。更不提文字、刑事實驗本所隱含的頡頏玩忽姿態。宋澤萊、張承志從小說見證意識型態的真理,王文興、李永平則由文字找到美學極致的依歸。共產烏扥邦裡興出了莫言、賈平凹的《酒國》與《廢都》,而白先勇、朱天文的孽子荒人正要建立同志烏扥邦。蘇童《妻妾成群》,李昂《暗夜》《殺夫》。尤有甚者,平路的國父會談戀愛,張大春的總統專撒謊。歷史流散,主義量產。彼岸要說這是「新時期」的亂像,我們不妨稱之為「世紀末的華麗」。
by王德威 【當代小說家書系編輯前言】節錄


類似平路的冷系小說一向是我喜歡的,先是高中時看了張惠菁的《惡寒》、平路的《五封印緘》,而後在圖書館找到平路寫國父生平的《行道天涯》,雖說王德威認為,平路的國父會談戀愛(笑),但就我來看,他的文風仍逼近酷寒--殘酷而寒冷。
記得第一次看到《惡寒》,只是窮極無聊,學校的圖書館不大,許多書對我而言都是看過的,越看便越是荒僻,否則也不會發現這本書。封皮毫不起眼,不論作者還是書名都是陌生,但慢慢看下去,也的確符合了他的名字意義。
故事發生在紐約,從一起車禍事故開始,事故當事人甲死亡,死前接的最後一通電話,卻是前一夜醉酒的乙打的,知道消息後,乙惴惴不安,懷疑自己殺了甲,開始尋找前一夜失去的記憶,甲死了,他周圍的死黨言語間漸漸透露出對甲的不以為然,人性的惡寒慢慢攤在紐約陽光下,仍是刺骨。
《行道天涯》裡,雖然寫的是孫中山,一向大家認為老調的偉人傳記,但平路寫來,卻像是要揭開歷史的美化,讓他更赤裸、更接近人性,也更殘酷而浪漫。
總是記得電影裡,孫中山板著一張臉,長袍馬褂站在船頭,腰桿挺直的身影旁邊,看起來過分年輕的宋慶齡一身皮草,兩個人看起來是那麼不搭調,平路在寫這一張照片,甚至是以後的故事時,敘述的角度卻很特別,書一開始,便是孫中山北上,並死在北方前夕,宋慶齡眼中的孫中山,以及之後幾章跳躍中,國民政府撤退後,冷淡第三人角度眼中寂寞的宋慶齡。
印象最深,應該是開始幾章,年輕的宋慶齡眼中,孫中山平凡的日常瑣事,包括,咳嗯,一些不是那麼雅觀的部分,讀到這裡,其實很想抓住作者的手,叫他別寫了,哪有人寫傳記這樣扒人幾層皮的?
看過一些對於平路的評論,說他文風一向冷淡的近乎真實,沒有美麗的修辭,但,大概我們都只是欠缺刺激而已。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cwtdaemon 的頭像
cwtdaemon

此羊彼羊

蟲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